2023年3月27日下午,中文系研究生学会举办了今年第一场读书会。主讲者王政(Zheng Wang)是纽约州立大学政治学系的博士生,他就Critical Juncture Framework and Five-Step Template (David Collier,2022)和Party System, Critical Junctures, and Cleavages in Southeast Asia (Andreas Ufen,2012)两篇文章进行导读,主题为《关键节点分析:理论与实践》。
整场读书会围绕着Critical Juncture(关键节点)这一历史研究方法展开。David Collier的这篇文章其实是Critical Junctures and Historical Legacies :lnsights and Methods for Comparative Social Science 一书的章节节选,侧重于梳理关键节点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具体内容。王政指出,关键节点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历史拐点、分水岭、转折点,只不过这里使用了更专业化的表达。直接进入详细的讲解之前,他为我们列出了一些文章中出现的术语,如Path-dependency(路径依赖)和Angency(主动性),让我们更加理解文本。路径依赖是指国家在历史上发生了某重大事件或者选择了某条道路后,就容易顺着这个文化或制度的方向自我强化;主动性则是指相对于一些社会的、制度的影响,更强调人主动的影响。
接下来,王政分享了关键节点理论五步模版的内容和难点,包括Anticedent Conditions(前置条件)、Cleavage or Shock(导火索)、Critical Juncture(关键节点)、Aftermath(即时后果)以及Legacy(深远影响)。关键节点和深远影响是五步模板中核心的两大要素。使用关键节点分析某一历史事件或者政治事件时,不一定要把五个要素全部分析一遍,而是根据自己研究的特点选择性地运用。
讲完了理论方面,我们进入实践的学习,Party System, Critical Junctures, and Cleavages in Southeast Asia(Andreas Ufen,2012)以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为例,比较其历史社会现实如何反映在政治制度和政党体系上。王政以马来西亚为重点,分析文章里把我国的两个关键节点定位在二战后到1950年代早期和1997-1998亚洲金融危机后烈火莫熄运动(Reformasi Movement)的论述。